dPlus 彙整並提供最新趨勢議題,協助資料蒐集,
快速切入重點趨勢,激盪出最精準、創新的產業策略。
Moblie App
不可忽視的成功方程式

_____

一年的時間, Flipd 從僅僅一個想法蛻變成一款成功發布的產品,進而成為很多人真正在用的工作。儘管這個產品來自於我們的靈光乍現,一些人覺得似乎一款App 從想法到落地,只需要一個小時或者一天的工作。

_____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_______
為了生存,我在一家餐廳打著零工,我們都知道新創公司早期是不賺錢的。我必須在賺錢和創業之間取得平衡。
跟一個小團隊共事
手邊是最有限的資源
這一切都是讓工作的進展變得極其困難

_______
如果有個人跑過來跟我說:他們要把所有事情全部包攬下來,什麼產品研究調查、設計、開發、最後幫助它推向市場,全部都靠他們自己來做。我會說他們瘋了。擁有有限資源的新創公司所需要面對的現實,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是全能手,有時候不得不臨時提槍上馬,去扮演一些自己從來都想不到的角色,這其中包括了自我激勵,自我學習,不斷的試錯,然後個人在這個團隊中經受極大的挑戰以及成長。盡可能的學習新的技能,第一天學到第二天就用在了工作上。
如果一款 App 沒有人知道,
那麼新聞媒體機構是不會把目光投向它

_______
每個星期都要看大量的文章,從字裡行間中查找任何能跟我們產品有關的信息,然後仔細地撰寫每一封電子郵件,在每一次石沉大海之後仍然期望下一封發出的郵件能夠引起科技行業新聞編輯的興趣與註意。除了費盡心機的博取媒體的注意之外,我們還意識到不斷進行版本更新。尤其是在設計以及用戶交互界面上面做了非常大的改進,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得到了一些媒體的關注和報導,而這又是需要花費時間、精力以及耐心的。
不斷地提升用戶人數
並且維持好它,這是一項全職工作

_______
當下很多人氣非常高的 APP 在如何保持流行度上一直幹的不錯,它們是極容易致癮的遊戲,已經帶有強迫症的照片分享以及不斷下拉滑動的內容瀏覽,這些都是有趣的,甚至都是下意識形成的,每一個人都在用它們。
將所有優秀的內容進行整合,放到我們的部落格以及產品網站上,管理若干個社群帳戶,開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銷推廣戰略,所有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獲取新用戶,而這些方法是需要放在一定時間中逐漸完善起來的。一旦我們獲得了一名新用戶,我們該如何保留他,讓他持續不斷地回到這裡?這是我們不斷詢問自己,花了大量時間思考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分析用戶在 APP 使用過程中是依循怎樣的路徑進行瀏覽的,然後再針對用戶留存戰略進行腦力激盪。
一方面你要提升用戶基數,一方面你要分出一些精力來提升用戶留存率,有些時候最忠實的用戶有可能都因為我的疏忽大意而得不到妥善的服務。
沒有什麼產品是一夜走紅的
_______

這就是重點,本文要說的全部。你看現在 Youtube 上面的當紅明星,他們在成名之前,自己的作品實現了病毒性傳播效果之前,他們發布了上百部影片上去卻無人問津。

絕妙的想法固然能吸引人們好奇的目光,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執行中創業者的付出。App 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我們來看看App 應注意些什麼吧!

簡單、簡單,還是簡單

_______
或許大家有所不知,在手遊、通訊軟體大行其道時,其實工具類 App 也不遑多讓,根據 Flurry 的研究數據顯示,用戶花費在工具或生產類型的 App 佔總使用時間第三位(僅次於遊戲、生活與購物類型)
工具型產品的開發者最常犯的問題是什麼?太貪心。其實,只要好好的經營一項用戶確實需要的特色,為了設計出真正「簡潔有力」的產品,我們建議您可以從幾個問題與數據指標著手:
用戶有「意識到」
你的特色嗎?


我們發現,問題其實往往不出在產品功能不好,而是用戶根本沒有「意識到」該功能或特色的存在(可能是流程太複雜)。

如何檢驗這項問題?

首先,您應該先思考產品的核心特色是落在哪項功能上,接著,透過分析工具的用戶分群(User Segmentation)功能,區分出「有使用過該功能的」與「沒使用過該功能的」客群進行數據量測,若您的產品屬初創階段,建議您查看「回訪率」這項指標,檢驗用戶忠誠度。

您的產品有真的
解決用戶的問題嗎?


這項問題我們可以分成兩種層次思考:介面與情境,我們都明白,雖然用戶的確有某種需求,但是我們的產品或許不是唯一的解答,如果產品設計的不符用戶心中所想、用戶覺得不好用,那一切也就化為泡影,然而,這個問題有時候不出在介面本身,而是牽扯到使用情境的問題,您的產品或許單看需求不錯,但是若以目標客群日常生活的脈絡來看,您的設計或許不敷使用,開發者必須從用戶的角度思考介面與情境,才可以在眾多競爭者身上脫穎而出,然而,我們再次強調,我們的特色不需要面面俱到,一項簡單、但是深刻的解決方案已經足夠。

如何檢驗這項問題?

分成兩部分:第一,瞭解您用戶的生活型態,這點可以透過分析工具所提供的用戶基本資料(如人口統計變數、興趣)等了解。除此之外,使用時間與頻次也能幫我們形塑使用情境,如下圖產品,雖然使用的時間較短,但是頻次較高,可推測使用情境較為短促而碎片化。

第二,進行漏斗分析(Funnel Analysis),開發者可以設定一連串的事件,再觀察關鍵用戶大部分是在哪裡流失的,若進階一點可以透過假設驗證的方式,建立多組漏斗進行比對。

用戶對您的產品定位
與您理想中一樣嗎?


用戶的行為會因其認定的方式而有所演變,開發者一開始以為自己的產品是以某某特點起家,但在用戶的眼裡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當然,您可能會問,無論他喜歡我什麼功能,只要他用不就行了嗎?然而,如果您的產品還在調整階段,這或許就是一個產品轉型(Pivot)的訊號,從產品成長的角度來說,意見領袖也會以他最印象深刻的特色與他人介紹您的產品,這件事也回歸到了文中一直反覆強調的:「簡單」,如果我們的產品特色包山包海,試問,意見領袖要如何散播我們的產品?

如何檢驗這項問題?

除了前述提過的漏斗分析外,您也可以直接觀察用戶流程(User Path),或直接將事件記錄(Event Log)打開,瞭解用戶都是如何在使用我們的產品的,在此請特別留意事件參數的不同(Parameter),這常常是細微洞察的基礎。

  • 需求導向的工具型產品
讀到這邊,您可能會遲疑:「不是所有產品都是這樣的嗎?」事實上,以用戶為中心的觀念是一樣的,但是大家需要特別思考一件事,工具型產品不像是遊戲類、娛樂類型的產品,用戶使用的情境是比較瀏覽導向、探索導向的,工具類型的 App 是為了解決生活上面臨到的問題(Pain Point),比起遊戲,它更加需求導向,不要將用戶的注意力分散了,今天就用這些指標幫助您的產品成長吧!
提醒:
本文章內容參考 Techorange, INSIDE,對於撰寫內容有進行撰寫、刪除與重新編排,如果讀者有任何疑問,請參考原內容出處